2025.02.14

scroll down
A- | A+

■ 一座火煉而生的聖殿
――克勞斯兄弟田野小教堂

走訪歐洲建築的過程中,有座令人印象特別深刻的教堂——「克勞斯兄弟田野教堂(Bruder-Klaus-Feldkapelle)」。由2009年獲得普立茲建築獎的瑞士建築大師——彼得.卒姆托( Peter Zumthor )設計,如巨石般簡樸的外觀裡,蘊藏著神聖而令人深思的空間,並以獨特的建築工法聞名國際,具有「一把火燒煉而成的教堂」之稱。

不同於歐洲多數精雕細琢的教堂風格,它的外觀非常簡單、樸素,坐落於德國的偏僻鄉野。我們驅車前往的路上,遠遠可見它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中,如一位田園隱士,靜靜守護著這片土地。每位參觀者都必須從停車場步行大約1.5公里至教堂,我們在途中感受與自然和土地之間的連結,彷彿在進入教堂前,沉澱身心靈的體驗就開始了。

「克勞斯兄弟田野教堂」起源於當地農民的捐獻建造,並以此紀念15世紀一位名為克勞斯(全名Nikolaus von Flüe)的聖徒,他是促進瑞士各州和平的聖人,也是當地天主教農民運動的守護者,人們常稱他為「克勞斯兄弟」。

雖然是一座看似簡樸的小教堂,Peter Zumthor建築師從規劃到完工卻耗時長達七年的時間。向來尊重自然環境,注重材料、空間感知與精神性思考的他,一開始先透過112根雲衫木樹幹結合鋼管,建造成一座高聳的棚架,頂部留有開口,內部構造狹長如水滴狀。接續以混凝土一層層澆注,過程中由專業工匠依循在地傳統工藝,並結合Peter Zumthor當地的河卵石及紅沙子,每層混凝土高度約半米,耗時24天,堆疊完成厚實且高達12米的建築量體。接著以一把大火將原本的木結構完全焚毀,火滅燒盡的杉木在混凝土上留下特殊的焦黑印記和不平整的紋理,體現了火煉升天的宗教喻意,支撐模板的鋼管也在建築外觀形成分布均勻的孔洞。

我們帶著朝聖的心情,輕輕推開一扇簡約的三角鐵門,步入建築內感受到深邃而蜿蜒的空間,彷彿置身原始洞穴。壁面清晰可見雲杉樹幹凹凸、焦黑的痕跡,孔洞鑲嵌了一顆顆手工吹製的玻璃珠,在黑暗中反射著晶瑩的柔光,一道自然光從屋頂狹小的天井照射下來,如同來自天堂的指引與祝福,帶來無比寧靜而神聖的氛圍,也帶領人們反思、冥想,內心不自覺被眼前的景象深深觸動。

有人說Peter Zumthor如同建築界的隱士,長年隱居山林的他,擅長取自大自然的材料,並體現天然獨特的氣質,而這樣的氣質讓建築具有了永恆性。如同我們在這座教堂內,感受到從未見過的工藝細節和空間氛圍,不張揚、不炫技,卻有著極盡用心的思考、一絲不苟的細節,同時讓人親身經歷到建築回歸純粹帶來的感動。

#誠邑築建設 #走讀世界先趨 #歐洲建築巡禮紀實

-

【 FB 粉絲專頁 】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heeringz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