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面設計出身的丁原生從小就喜歡畫畫,大學就讀視覺傳達設計系,畢業後曾在一家設計公司擔任插畫圖像開發,也曾在台北經歷動畫設計、櫥窗設計等工作。一路走來,都離不開設計美學相關領域。而真正影響他走入獨立創作生涯的關鍵,是回到台中後,進入一家以手繪插畫風格為主的設計公司,開始和許多專職插畫家在工作上有長期密切的合作,內心再次被點燃對繪畫的熱忱。丁原生回想起那段時間,無論在繪畫的技巧上或是創作語言的詮釋,他都受到很大的啟發,甚至利用下班後的時間重拾畫筆,陸續在個人社群上累積了一些創作,意外開啟了與誠品書店及其他商業品牌合作的機會。
2015年丁原生帶著繪畫創作的熱情,辭掉原有的工作,開始成為獨立接案的創作者,接續在2018年加入小路映画,至今參與了數十次國內外藝術聯展及個展策劃,累積豐富的商業合作經驗,過去在不同專業領域的設計工作經歷,也讓他的創作類型更為多元,不止於平面、書籍、活動形象主視覺等,動畫插畫、大型裝置藝術、角色IP設計等也都是他的接案範疇。
自覺不擅長以言詞表達的丁原生,長久以來專注於以人物或似人猿的題材創作,彷彿透過畫筆下原生創造的人物,能真切又自在地傳遞內心的各種想法。而鮮明、圓潤輪廓比例的人物、溫潤筆觸、低飽和的色調,並帶著看似空洞的眼神,實則蘊藏著現代人各樣心境與感受的投射,成為他極具識別性的創作標誌。
「人們表面上看似靜默、難以言喻的背後,內心的思緒或許波濤洶湧,卻因為在乎對方,反而不知道怎麼表達比較好,那麼未來有沒有人與人之間,其他更能傳遞感受和心意的方式? 」近期極具代表性的「手語系列」作品,即是希望跨越語言的疆界,透過更為隱晦的手勢肢體,超越人與人之間有時無法言說的交流,延展出更廣闊的意涵,甚至讓不同族群,也能產生共鳴與對話。
日常創作習慣,沒有刻意規律的時間,聊到生活中最感到自在的創作狀態,他笑說
「白天都不太容易出現靈感,晚上比較安靜的時候,反而有助於思考,太緊繃或感受到壓力時也不行,倒是家中的浴室好像有一種魔力,每每思緒困頓時,沖個澡就會突然靈感乍現,然後即刻拿起筆寫下來。」
而當年愛畫畫的孩子如今將以此為職業,畫畫在丁原生的心中,又是什麼樣的意義或存在? 他不假思索地說:「畫畫,應該是一輩子的事吧。」坦率、從心而發的創作熱情,同時回應了他對自己的定位,比起將自己定位在插畫家或藝術家,他其實更喜歡介紹自己是一個創作者。
「創作者代表的是一個純粹的行為、一件持續喜歡做的事,反而不需要特別去向別人定義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。」
走在插畫藝術的創作之路上,丁原生始終專注於自己喜愛的題材,同時勇於探索未知和各種可能性。面對未來,他正以飽滿的創作能量,迎接下一場正在籌備的展覽,無論是站在藝術的角度,或是大眾眼中的插畫,丁原生都期待自己的作品,能更多機會進入到大眾生活中,成為具辨識性與個人風格的插畫藝術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