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生自台南的湯士賢,連就讀大學也都沒離開過台南。畢業於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,第一份工作即是做平面設計。當時因為需要設計一張旅遊地圖,在實際蒐集素材的過程中,發現台南許多隱身在巷弄裡的店家,拍攝的照片容易受限於角度,他試著將地圖上需要呈現的店家畫下一張張立面圖,沒想到成果出乎預想的好。回想這段經歷,不只重新點燃了湯士賢內心對畫畫的喜愛,更就此開啟了其他插畫合作案的機會,受到出版社邀請出版了第一本圖文書《台南生活自由式》,一步步踏上獨立插畫家的創作旅程。
聊起對台南的情懷,湯士賢笑說:「台南人的血液裡彷彿就是有一種傲骨,對很多事情都有一種堅持。」這種匠職技藝的精神也滲透在他創作的生命裡。對湯士賢來說,台南這片土地孕育了他創作上豐沛的養分,而他一直在做的就是持續地深入探索這座他所愛的城市,透過不同的載體,引領人們以更多元的視角認識這座城市。
「我覺得自己比較像透過插畫,用另一種方式和角度去重新看待自己的家鄉。」無論是最初透過畫筆,細繪記錄六十幕台南日常的美好映畫;或是受台南市政府邀約,參與繪製「踅台南的菜市仔」的市場地圖;以及引起大眾廣大迴響的「新力印章主題展之《台南踩印–老城文化隨步印記》」的主題展覽,都是湯士賢透過一步一腳印,踏察、採集,用感官和身體去重新感受台南這座古都的人文底蘊與魅力,再透過畫畫,打破現實視角的框限,讓那些無法用拍照完整呈現的景像,被人們習以為常而忽略的日常事物,重新記錄下來。
「像是傳統市場的叫賣聲,市場中使用的器具或工具,那些看似距離我們很近,卻可能因為從來沒有被注意到,而距離我們很遠的事物。如果人們能透過我畫的插畫而產生興趣,想要親自去走一走、看一看這些物件、老店或地景,和台南的美好與特色重新連結,對我來說其實是一件很浪漫的事。」
創作風格擅於以鮮明對比的色彩表現,透過講究細節的技法、溫柔堆疊光影的筆觸,繪畫出一幅幅吸引人的城市景物。擅長在細節上找尋差異性的湯士賢,喜歡透過實際走訪,以自己習慣的步伐,專注地去感受眼前建築、地景或事物的氛圍,透過畫筆延續城市留存的聚落、故事或人文風景。
看似感性的觀察力,在自然流露情感的畫筆下,卻內藏著一種重視秩序、條理分明的創作靈魂。「其實畫圖的過程我都是理性,一步步按部就班地工作,如果創作進度沒有在固定的節奏上,我內心其實會蠻焦慮的。」打開湯士賢的筆